上上都村

上上都村 上上都村大事记 上上都村经济发展 上上都村社会进步 上上都村组织建设


元至元十七年(1280年),姜姓从安徽省太和县迁此建村。因此处曾为汉代长广县治,系商贾云集之地,故命村名商都,后演变为上都村。明洪武年间(1368-1398年),建下上都村,本村遂改称上上都。另一说,因地处涝 洼地(人称凹都)之北的高处而得名。 上上都村位于 海阳市西北部,地处东经120°58′,北纬37°00′。西与莱阳市平兰村接壤,北与王家山后村山地相连,南与下上都村相邻。隶属发城镇,南距镇政府驻地1公里,距市政府驻地35公里。 全村辖区面积约2.5平方公里,其中耕地面积58公顷。适宜种植的 农作物主要有小麦、玉米、 花生、苹果、蔬菜等。 2002年,全村117户,370人。有姜、于2姓,均为汉族,其中人口较多的是姜姓。1940年2月10日(农历正月初三日)日军扫荡进村,残杀村民1人。1941年6月11日八路军进驻,本村解放。1956年成...

详情

上上都村地名网_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发城镇上上都村资料简介
  上上都村是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发城镇下辖的社区。城乡分类代码为220,为村庄。区划代码为370687106204,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70687。上上都村与发城村、程沟村、王家山后村、龙庄沟村、上山东夼村、姜家涝泊村、下上都村、姜家山后村、后埠前村、大山东夼村、黄龙夼村、西坊坞村、东坊坞村、西菜园村、西夏屋庄村、中夏屋庄村、东夏屋庄村、东菜园村、忠厚村、项家涝泊村、东北涝泊村、古家兰村、芦头泉村、河南村、前埠前村、长宇村、多英村、亭子口村、上屋庄村、矿山村、南柳村、洪沟村、栾家村、北姜格庄村、现子口村、倪格庄村、湖西村、北埠后村、吉林村、后儒林庄村、中儒林庄村、苍山村、前儒林庄村、西宋格庄村、东宋格庄村、北槐树底村、铁口村、前寨后村、东车格庄村、珠旺村、南埠后村、榆山后村、北卧龙村、吉格庄村、西车格庄村、北楼底村、八夼村、黄连夼村、皇王寨村、梁家庄村、榆山夼村、西土堆头村相邻。


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发城镇上上都村介绍

元至元十七年(1280年),姜姓从安徽省太和县迁此建村。因此处曾为汉代长广县治,系商贾云集之地,故命村名商都,后演变为上都村。明洪武年间(1368-1398年),建下上都村,本村遂改称上上都。另一说,因地处涝 洼地(人称凹都)之北的高处而得名。 上上都村位于 海阳市西北部,地处东经120°58′,北纬37°00′。西与莱阳市平兰村接壤,北与王家山后村山地相连,南与下上都村相邻。隶属发城镇,南距镇政府驻地1公里,距市政府驻地35公里。 全村辖区面积约2.5平方公里,其中耕地面积58公顷。适宜种植的 农作物主要有小麦、玉米、 花生、苹果、蔬菜等。 2002年,全村117户,370人。有姜、于2姓,均为汉族,其中人口较多的是姜姓。

1940年2月10日(农历正月初三日)日军扫荡进村,残杀村民1人。

1941年6月11日八路军进驻,本村解放。

1956年成立第一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。

1957年村中出土商代编钟3枚。

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。

1997年投资20万元建水利工程,扩大灌溉面积13.4公顷。

第一产业新中国建立初期,正常年景粮食亩产70公斤左右,总产4.5万公斤左右。1978年,粮食亩产138公斤,总产7.59万公斤。1983年,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,粮食亩产285公斤,比1978年增长147公斤,总产17.13万公斤。2002年,粮食亩产达到577公斤,总产28.7万公斤。 1987年以来,村党支部发动群众栽植苹果,主要品种为红富士。2000年,全村苹果园面积13.4公顷,产量10万公斤,收入16万元。 2002年,第一产业总收入223万元,其中农业203万元,畜牧养殖业收入19万元,渔业1万元。

第二产业建国前,本村仅有生产麻布的小手工业,从业人员15人。1956年,集体办起粉坊、豆腐坊,规模不大,收入微薄。改革开放后,个体建起食品加工厂,有工人20人。2002年,第二产业从业人员56人,收入34万元,其中工业16万元,建筑业1 8万元。

第三产业改革开放后,村党支部发动群众发展第三产业,先后办起电气焊部、维修店、商店及饮食服务、运输业等。2002年,第三产业从业人员38人,收入41万元,其中运输业12万元,商饮业15万元,服务业14万元。

文教科技1946年,成立上上都小学,时有学生16人。

1976年,党支部带领全村群众修建校舍,学校教学设施逐步完善,教育质量逐步提高。自建国至2002年,由原籍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39人。 人民生活解放前,有许多村民外出讨饭。建国后,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。

1957年,全村人均粮食300公斤。

1975年,人均粮食390公斤,全村收入14.7万元。2002年,全村有运输车56辆、摩托车15辆、电话45部、彩电90台。 村庄建设建国前,村内街道不整,村民住房以草房为主,人均住房面积不足5平方米。

2002年,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到19平方米,街道整齐、宽阔,住房都是大瓦房。 集体福利1971年,村合作医疗站建立,村民平常用药药费报销50%。

1982年,投资1.2万元,全村用上电网供电。

1983年,投资2万元,村民用上自来水。

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35年,姜延绪加入中国共产党,成为本村第一名党员。

1937年,成立党支部,时有党员3人。

1949年10月,党员身份公开,全村有党员31名。

2002年,有党员26名。曾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有姜延绪、姜玉珊、姜守信、姜安绪、姜尊绪、姜文国、姜奎兴、姜守斌、姜其友、姜波、姜其民、姜爱民。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2年3月,成立村公所。

1943年,改称村政府。

1958年9月,改称大队管理委员会。

1968年6月,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。

1980年12月,复称大队管委会。

1984年5月,始设村民委员会,下设民政、调解、民兵、治安、妇女等组织。曾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姜兆绪、姜元绪、姜安绪、姜尊绪、姜文国、姜其民、姜守斌、姜福斌、姜福勇、姜其友。

1998年6月起,姜其民复任村委会主任。

周边村庄

上上都村 地址:烟台市海阳市三零六省道

从上村 地址:烟台市海阳市

台上村 地址:烟台市海阳市

廒上村 地址:烟台市海阳市

台子上村 地址:烟台市海阳市

庄上村 地址:烟台市海阳市

芦上村 地址:烟台市海阳市

窑上村 地址:烟台市海阳市
烟台市海阳市

岭上村 地址:烟台市海阳市

上郁都村 地址:烟台市栖霞市曲桃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