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楼底村
北楼底村 北楼底村大事记 北楼底村经济发展 北楼底村社会进步 北楼底村组织建设
明洪武年间(1368-1398年),王姓来此建村定居。因建村处有一古楼残基,故命村名为楼基,后演变成楼底村。清康熙初年,张姓由苍山村迁居楼底村。后杨姓由五间屋村迁入。1981年,因与朱吴公社楼底村重名,更名北楼底村。 北楼底村位于海阳市西北部、发城镇南部,地处东经120°59′,北纬36°54′。东与黄连夼村、东车格庄为邻,西与北卧龙村相连,南与西车格庄、古家夼村交界,北与铁口村、吉格庄相接壤。隶属发城镇。北距镇政府驻地10公里,南距市政府驻地30公里。 全村辖区面积约2.5平方公里,其中耕地面积120公顷。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、玉米、花生、苹果、蔬菜等。 2002年,全村319户,890人。有王、张、杨等3姓,均为汉族,其中人口最少的是王姓,张、杨两姓人口相当。1939年2月20日(农历正月初二日)日军飞机在本村上空飞过,日军由泉水头村往北扫荡路过本村。村无人员...
详情明洪武年间(1368-1398年),王姓来此建村定居。因建村处有一古楼残基,故命村名为楼基,后演变成楼底村。清康熙初年,张姓由苍山村迁居楼底村。后杨姓由五间屋村迁入。1981年,因与朱吴公社楼底村重名,更名北楼底村。 北楼底村位于海阳市西北部、发城镇南部,地处东经120°59′,北纬36°54′。东与黄连夼村、东车格庄为邻,西与北卧龙村相连,南与西车格庄、古家夼村交界,北与铁口村、吉格庄相接壤。隶属发城镇。北距镇政府驻地10公里,南距市政府驻地30公里。 全村辖区面积约2.5平方公里,其中耕地面积120公顷。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、玉米、花生、苹果、蔬菜等。 2002年,全村319户,890人。有王、张、杨等3姓,均为汉族,其中人口最少的是王姓,张、杨两姓人口相当。
1939年2月20日(农历正月初二日)日军飞机在本村上空飞过,日军由泉水头村往北扫荡路过本村。村无人员伤亡。
1941年3月7日八路军进驻,本村解放。
1953年成立互助组。
1954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。
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。
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。
第一产业1955年,粮食亩产100公斤,总产18万公斤。1978年,粮食亩产150公斤,总产30万公斤。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,粮食亩产达到400公斤,比1978年增长250公斤。2002年,粮食亩产达到564公斤,总产59.34万公斤。第一产业收入608万元,其中农业378万元,畜牧养殖业230万元。
第二、三产业建国前,工业几乎为空白。建国后,也仅有麻布花、网扣加工等小手工业,收入很少。1953年,办起供销合作社代销店,后又办起豆腐坊、粉坊、油坊,规模不大。改革开放后,建起了商店,涌现出一批集市商贩,发展了运输业。2002年,第二、三产业从业人员90人,收入158万元,其中工业28万元,运输业117万元,服务业13万元。
文教科技1941年,成立楼底小学。1948年,发展为完小,时有学生150余人。自建国至2002年,全村共考取大中专院校的学生54人。 人民生活解放前,常年人均粮食仅100公斤左右。建国后,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。1957年,人均粮食190公斤。1975年,人均粮食225公斤,全村总收入8万元。1983年,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,人均粮食250公斤。2002年,人均粮食500公斤,人均存款余额2400元,全村有各种运输车120辆、摩托车40辆、电话102部、彩电180台、电冰箱10台。2002年,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9平方米。 村民福利1971年,村合作社医疗站建立,村民平常用药药费报销50%,病重住院药费报销70%。1992年,投资10万元,修起自来水蓄水池,村民开始用上自来水。
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2年6月,张永寿由于进合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,成为本村第一名党员。1943年5月,成立党支部,杨恒祥任党支部书记。之后,张永振、王正令、张连义、张同安、张培玉、杨世贵、杨振国、张同敏曾任村党支部书记。1994年1月起,张健任党支部书记。 1949年10月,全村有党员37名。2002年,有党小组4个,党员30名。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3年,设村政府。1958年9月,改称大队管理委员会。1968年6月,改称大队革委会。1980年12月,复称大队管委会。1984年5月,始设村民委员会,下设民政、调解、民兵、治安、妇女等组织。曾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张永宽、张永寿、张永振、张永贵、杨凤先、张连义、杨林春、张永福、张同安、杨寿国、杨振国、张同金、张健、杨洪国、张同友、杨福东。
周边
村楼琳凶地桃北退役军人服务站
地址: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
周边村庄
北楼底村
地址:烟台市海阳市
楼底村
地址:烟台市海阳市
城北村
地址:烟台市海阳市
楼底村
地址: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