榆山夼村

榆山夼村 榆山夼村基本概况 榆山夼村大事记 榆山夼村经济发展 榆山夼村社会进步 榆山夼村组织建设


全村辖区面积约3平方公里,其中 耕地面积166.7公顷。适宜 种植的主要 农作物有小麦、 玉米、花生、苹果、蔬菜等。 2002年,全村420户,1236人。有于、初、梁、邢、张等姓,均为 汉族,其中人口较多的为初姓。明洪武年间(1368-1398年),于姓建村,因建村于榆山西侧山夼之中,故命名为榆山夼村。洪武末年,初、梁、邢姓等自外地来村定居。 榆山夼村位于海阳市西北部,发城镇西南部,地处东经120°57′,北纬36°54′。东与北卧龙村为邻,西与莱阳市前岚子前村相接,南与东土堆头村为邻,北与莱阳市史家疃相望。隶属发城镇。距镇政府驻地12公里,距市政府驻地35公里。1941年本村解放。1952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。1955年本村青年号水库竣工。1965年建起榆山夼小学。1966年解放军总参谋部某研...

详情

榆山夼村地名网_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发城镇榆山夼村资料简介
  榆山夼村是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发城镇下辖的社区。城乡分类代码为220,为村庄。区划代码为370687106262,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70687。榆山夼村与发城村、程沟村、王家山后村、上上都村、龙庄沟村、上山东夼村、姜家涝泊村、下上都村、姜家山后村、后埠前村、大山东夼村、黄龙夼村、西坊坞村、东坊坞村、西菜园村、西夏屋庄村、中夏屋庄村、东夏屋庄村、东菜园村、忠厚村、项家涝泊村、东北涝泊村、古家兰村、芦头泉村、河南村、前埠前村、长宇村、多英村、亭子口村、上屋庄村、矿山村、南柳村、洪沟村、栾家村、北姜格庄村、现子口村、倪格庄村、湖西村、北埠后村、吉林村、后儒林庄村、中儒林庄村、苍山村、前儒林庄村、西宋格庄村、东宋格庄村、北槐树底村、铁口村、前寨后村、东车格庄村、珠旺村、南埠后村、榆山后村、北卧龙村、吉格庄村、西车格庄村、北楼底村、八夼村、黄连夼村、皇王寨村、梁家庄村、西土堆头村相邻。


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发城镇榆山夼村介绍

全村辖区面积约3平方公里,其中 耕地面积166.7公顷。适宜 种植的主要 农作物有小麦、 玉米、花生、苹果、蔬菜等。 2002年,全村420户,1236人。有于、初、梁、邢、张等姓,均为 汉族,其中人口较多的为初姓。

明洪武年间(1368-1398年),于姓建村,因建村于榆山西侧山夼之中,故命名为榆山夼村。洪武末年,初、梁、邢姓等自外地来村定居。 榆山夼村位于海阳市西北部,发城镇西南部,地处东经120°57′,北纬36°54′。东与北卧龙村为邻,西与莱阳市前岚子前村相接,南与东土堆头村为邻,北与莱阳市史家疃相望。隶属发城镇。距镇政府驻地12公里,距市政府驻地35公里。

1941年本村解放。

1952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。

1955年本村青年号水库竣工。

1965年建起榆山夼小学。

1966年解放军总参谋部某研究所办公室主任梁振友(本村人),去陕西省洛南县搞农村工作,在永星大队的石头峪河,为抢救即将溺死的儿童殷宏山,不幸牺牲。

1969年本村第一座水库建成,库容17万立方米。

1978年北沟水库工程建起,库容15万立方米。

1983年1月村集体投资8万元,全村通电。 同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。

1985年村集体投资8万元,全村普及电视,成为当时少有的电视村。

1991年7月27日(农历十月十六日)本村集贸交易市场开市。

1992年春投资11.5万元,全村用上了自来水。

1993年投资13万元,建起下河大口井。 1999年投资25万元,建起东沟水库,库容25万立方米。

2000年底安装程控电话210部。

第一产业1955年,粮食亩产仅有140公斤,总产21万公斤。1978年,粮食亩产300公斤,总产量51万公斤。1983年,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,粮食亩产达到550公斤,比1978年增长250公斤。2002年,粮食亩产提高到590公斤,总产达到59.93万公斤。 1986年以来,村党支部发动群众栽植红富士苹果40公顷。1998年以来,先后栽植酿酒葡萄17公顷,并与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签订产销合同,成为其葡萄供应基地。2002年,第一产业收入863万元,其中农业540万元,畜牧养殖业318万元,林业5万元。

第二产业建国前,本村仅有网扣加工,从业人员约20余人,收入仅够自给。1983年以来,本村先后办起了油坊、粉坊、磨坊、豆腐坊,规模都不大。1997年,建起芋头加工厂2处,从业人员180余人,收入近100万元。2002年,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26人,收入150万元,其中工业110万元,建筑业40万元。

第三产业1991年后,发展起电气焊部、理发店、商店、修理铺等。2002年,第三产业从业人员72人,收入148万元,其中运输业30万元,商饮业35万元,服务业83万元。

文教科技解放前,只有少数人有条件上学。建国后,适龄儿童入学率逐年提高,教育质量明显改善。自建国至2002年,全村共考取大中专院校的学生73人。 人民生活解放前,常年人均粮食仅有100公斤左右。建国后,村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。1968年,人均粮食180公斤。1988年,人均粮食400公斤,人均纯收入800元。2002年,人均粮食400公斤,人均存款余额2400元,全村有运输汽车3辆,各种农用车220部、摩托车56辆、电话212部、彩电300台、电冰箱50台、洗衣机10台。 村庄建设建国前,街道破烂不堪,村民住房以草房为主,人均居住面积仅6平方米。建国后,整修了街道,统一规划了新房区,旧房多进行了翻新。2002年,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到20平方米。

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6年冬,本村成立党支部,初铭君任党支部书记。在党支部的领导下,村里成立了互助组、合作社(村社),并进行反奸、反特、反恶霸斗争,组织支前队伍80余人,随军参战人员46人,支援解放战争。1949年10月,党员身份公开,全村有党员20名。2002年,有党小组5个,党员55名。曾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有初铭君、于连明、于俊东、初安亭、初丕伦、初忠仁、初海波。村党支部多次被评为海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。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2年,设村公所。1943年,改称村政府。1958年9月,改称大队管理委员会。1968年6月,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。1980年12月,复称大队管理委员会。1984年5月,始设村民委员会,下设民政、调解、民兵、妇女、治安等组织。曾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于连芳、于连福、于连明、初长顺、初长平、梁振芳、贾乐同、初安亭、梁彦正、初长久、初海波、初华瑞。

周边政府机构

发城镇黄连夼村佘梗铐役退军人服务站 地址: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

周边药店

夼山同琦大药房 地址: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

周边村庄

榆山夼村 地址:烟台市海阳市

大山东夼村 地址:烟台市海阳市

中山夼村 地址:烟台市海阳市

八夼村 地址:烟台市海阳市

宅家夼村 地址:烟台市海阳市

黄龙夼村 地址:烟台市海阳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