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夼村
八夼村 八夼村基本概况 八夼村大事记 八夼村经济发展 八夼村社会进步 八夼村组织建设
明天启年间(1621-1627年),孙姓先祖孙东、孙明、孙永宁等三人来此建村定居。因建村处周围有八条小沟夼,故命名八夼村。八夼村位于海阳市西北部,地处东经121°00′,北纬36°57′。东与南柳村为邻,西与后儒林庄相连,南与北埠后村接壤,北隔烟凤公路与亭子口村相望。隶属发城镇。距镇政府驻地5公里,距市政府驻地30公里。全村辖区面积2.5平方公里,耕地面积134公顷,其中果园33公顷。适宜种植小麦、玉米、花生及苹果等农作物,山地宜种干果。 2002年,全村248户,670人。有孙、王2姓,均为汉族,其中孙姓占99.2%。1941年本村解放。1965年集体出工修建东沟水库。1970年修建南沟水库。1982年集体出工修建北河拦河坝。 同年村民集资用上电网供电。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...
详情明天启年间(1621-1627年),孙姓先祖孙东、孙明、孙永宁等三人来此建村定居。因建村处周围有八条小沟夼,故命名八夼村。
八夼村位于海阳市西北部,地处东经121°00′,北纬36°57′。东与南柳村为邻,西与后儒林庄相连,南与北埠后村接壤,北隔烟凤公路与亭子口村相望。隶属发城镇。距镇政府驻地5公里,距市政府驻地30公里。
全村辖区面积2.5平方公里,耕地面积134公顷,其中果园33公顷。适宜种植小麦、玉米、花生及苹果等农作物,山地宜种干果。 2002年,全村248户,670人。有孙、王2姓,均为汉族,其中孙姓占99.2%。
1941年本村解放。
1965年集体出工修建东沟水库。
1970年修建南沟水库。
1982年集体出工修建北河拦河坝。 同年村民集资用上电网供电。
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。
1992年投资11万元,安装自来水,解决了村民缺水吃的问题。
第一产业1955年,粮食亩产100公斤。1978年,粮食亩产提高到200多公斤。198 3年,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,粮食亩产400多公斤,比1978年增长了1倍多;花生亩产250公斤,最高达300公斤以上。2002年,粮食亩产达到569公斤,总产29.4万公斤。 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苹果、花生、蔬菜种植和养殖业。1985年,孙希格任党支部书记时,带领村民在东山栽植苹果26.7公顷,成为全村的支柱产业。 改革开放后,畜牧养殖业发展很快,出现了不少牛、羊、猪、鸡等养殖专业户。 2002年,第一产业总收入358万元,其中农业210万元,畜牧养殖业148万元。
第二、三产业20世纪80年代后,开始发展第二、三产业。2002年,第二、三产业从业人员108人,收入295万元,其中工业12万元,建筑业50万元,运输业35万元,商饮业140万元,服务业58万元。
文教科技1951年,建起八夼村小学,时有学生24人。改革开放后,教育质量逐步提高。自建国至2002年,全村考取大中专院校的学生55人。 人民生活解放前,村民过着半糠菜半粮的生活。建国后,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特别是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,常年人均粮食达到800公斤。2002年,全村有各种机动车辆130多辆,电话100多部,电视机200台。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9平方米。
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36年,孙希海加入中国共产党,成为本村第一个党员。1941年5月,成立党支部,孙希海任党支部书记。之后,孙希岐、孙风竹、孙希行、孙凤和、孙风升、孙风云、孙风玺、孙希智、孙希格、王学堂、孙希孔、孙希志曾任党支部书记。2002年,全村有党小组5个,党员43名。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1年5月,设村公所。1943年,改称村政府。1958年9月,改称大队管理委员会。1968年6月,设立大队革命委员会。1980年12月,复称大队管理委员会。1984年5月,始设村民委员会。曾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孙希岐、孙忠荣、孙凤竹、孙凤和、孙凤升、孙凤云、孙凤亭、孙希格、孙凤川、孙希智、孙凤好、孙希志。
周边政府机构
发城镇黄连夼村佘梗铐役退军人服务站
地址: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
周边村庄
八夼村
地址:烟台市海阳市
大山东夼村
地址:烟台市海阳市
上山东夼村
地址:烟台市海阳市
山水夼村
地址:烟台市海阳市
榆山夼村
地址:烟台市海阳市
中山夼村
地址:烟台市海阳市
黄龙夼村
地址:烟台市海阳市
小夼村
地址:烟台市海阳市
石人夼村
地址:烟台市海阳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