横山口村
横山口村
横山口村隶属莱城区苗山镇,位于莱城北19公里,镇驻地西北11公里处。村北临五色崖村,东与灰堆、漫道村接壤,西与口镇李家楼村交界,是苗山镇最偏远的一个村庄。现全村耕地面积390亩,山场面积450余亩,131户,476口人。据村碑记载,由于村后有山名横山,而村子又在山口,故名横山口。明嘉靖年间,邹姓迁此建村,后陆续又有杨、张、丁、仲、王、程等姓迁入,邹、张两姓人口居多。据清康熙《 莱芜县志》记载“方山保·横山口”。1949年10月至1950年6月横山口村与五色崖同一个党支部;1958年10月苗山人民公社成立,隶属于苗山公社;1985年见马乡成立,隶属于见马乡杓山管区;2001年,原见马乡并于苗山镇,又归入苗山镇杓山管区。横山口村原有复式小学一所,1998年合到漫道联小,现只存幼儿园一处。横山口虽居山区,但人们十分重视文化教育。村民省吃俭用,供子女...
详情横山口村隶属莱城区苗山镇,位于莱城北19公里,镇驻地西北11公里处。村北临五色崖村,东与灰堆、漫道村接壤,西与口镇李家楼村交界,是苗山镇最偏远的一个村庄。现全村耕地面积390亩,山场面积450余亩,131户,476口人。
据村碑记载,由于村后有山名横山,而村子又在山口,故名横山口。明嘉靖年间,邹姓迁此建村,后陆续又有杨、张、丁、仲、王、程等姓迁入,邹、张两姓人口居多。
据清康熙《 莱芜县志》记载“方山保·横山口”。1949年10月至1950年6月横山口村与五色崖同一个党支部;1958年10月苗山人民公社成立,隶属于苗山公社;1985年见马乡成立,隶属于见马乡杓山管区;2001年,原见马乡并于苗山镇,又归入苗山镇杓山管区。
横山口村原有复式小学一所,1998年合到漫道联小,现只存幼儿园一处。横山口虽居山区,但人们十分重视文化教育。村民省吃俭用,供子女上学,从1977年高考恢复到2002年,全村共考取了11名大中专学生。
横山口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。战争年代村人积极参战支前,为共和国的建立做出了贡献,有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。张同昌,牺牲时年仅28岁。他是共产党的交通员。有一次在去灰堆送信的路上,被日本鬼子发现,被日本鬼子用刺刀捅了二十多刀而壮烈牺牲。张心厚,淮海战役中牺牲,死时仅23岁。张心成,莱芜战役中牺牲。邵玉胜,八路军的排长,在与敌人的一次遭遇战中牺牲。
过去,横山口村村民祖祖辈辈守着荒山受穷,年头到年尾要粮无粮,要钱无钱。为改变恶劣的自然条件,从1960年开始,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,分别在村庄的东、西、北三面修建了小型水库五座,使100多亩旱地成了水浇地。村里人多地少,为扩大耕地面积,从1977年到1985年八年时间,全村老少齐上阵,改河造地150庙。同时,在河的上游修建大型拦河坝1个,修建水渠300多米,挖机井4口,建扬水站1处。使改造后的土地都成为水浇地,全村人均口粮由100斤猛增到400余斤。
1970年至1980年,村里有地毯厂、编织厂、烧制厂等副业。1981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,由于人们缺乏管理经验,地毯厂外迁至见马乡;编织厂、烧制厂相继破产。1999年,新支书上任后,带领村民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,制定出一系列激励措施,使林果业和畜牧业蓬勃发展起来。现已有果园150亩,承包荒山有11处,扶持和发展大型养殖户五户,支持个人建厂一个。
如今,来到横山口村,看到的是整洁的瓦房,成群的牛羊,山山披新绿,岭岭飘果香。
观念一变天地新,横山口人的生活将一步一个台阶。
周边村庄
横山口村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
山口村
地址:济南市莱芜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