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吴村

朱吴村 朱吴村基本概况 朱吴村大事记 朱吴村经济发展 朱吴村组织建设


朱吴村位于海阳中部,地处东经121°05′,北纬36°54′,为朱吴镇政府驻地。东与东朱吴村为邻,西和龙湾泊村相连,北与后庄交界,南与瓮窑头村、杨格庄接壤。 建县之初,隶属行村乡朱吴社。1928年,改属发城区。1932年,改属第五区(驻发城)。1941年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,隶属磊石区。1945年,隶属榆山区。1951年,隶属高山区(4区)朱吴乡。1956年,隶属朱吴乡。1958年,隶属朱吴人民公社。1966年,隶属朱吴区。1968年,隶属朱吴人民公社。1984年4月,隶属朱吴乡。2000年12月起,隶属朱吴镇。 烟凤公路在村中通过。南距市政府驻地17公里,北至海阳火车站25公里。交通发达,客货运输十分方便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),朱德浩、吴毓信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建村,以两姓命村名朱吴。洪武十一年(1378年),祝姓自莱阳迁居朱吴,后张姓、王姓等先后迁来居住。建村至今,...

详情

朱吴村地名网_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朱吴镇朱吴村资料简介
  朱吴村是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朱吴镇下辖的社区。城乡分类代码为121,为镇中心区。区划代码为370687112201,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70687。朱吴村与后寨后村、下院口村、崖南头村、桑园村、北洛村、杨格庄村、龙湾泊村、东朱吴村、前山中涧村、后山中涧村、牛岭山村、宝玉石村、宅夼村、蜜蜂涧村、后庄村、楼底村、上孙家村、七寨村、莱格庄村、瓮窑头村、纪家庄村、乐畎村、丁家夼村、九岭夼村、张家兰村、湖河头村、上碾头村、上院口村、陶家沟村、西栓马岛村、上涝泊村、东栓马岛村、西乐畎村、刘家疃村、东刘家疃村、锁子前村、清泉夼村、下涝泊村、高家村、台子村、北长仙村、南长仙村、小夼村、河北村、西石现村、中石现村、东石现村、前寨山沟村、后寨山沟村、下尹家村、上尹家村、沟杨家村、二王家村、峨山后村、吴家沟村、南河东村、北河东村、虎龙庄村、三王家村、冷家村、北桃口村、大桃口村、河西村、乔家村、黑崮村、清泉庄村、垛崮村相邻。


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朱吴镇朱吴村介绍

朱吴村位于海阳中部,地处东经121°05′,北纬36°54′,为朱吴镇政府驻地。东与东朱吴村为邻,西和龙湾泊村相连,北与后庄交界,南与瓮窑头村、杨格庄接壤。 建县之初,隶属行村乡朱吴社。1928年,改属发城区。1932年,改属第五区(驻发城)。1941年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,隶属磊石区。1945年,隶属榆山区。1951年,隶属高山区(4区)朱吴乡。1956年,隶属朱吴乡。1958年,隶属朱吴人民公社。1966年,隶属朱吴区。1968年,隶属朱吴人民公社。1984年4月,隶属朱吴乡。2000年12月起,隶属朱吴镇。 烟凤公路在村中通过。南距市政府驻地17公里,北至海阳火车站25公里。交通发达,客货运输十分方便。

明洪武四年(1371年),朱德浩、吴毓信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建村,以两姓命村名朱吴。洪武十一年(1378年),祝姓自莱阳迁居朱吴,后张姓、王姓等先后迁来居住。建村至今,村风文明淳朴,村民和睦相处,传为佳话。

全村辖区面积8平方公里,其中耕地164.3公顷,山岚240公顷。主要农作物有小麦、玉米、大豆、花生等,盛产苹果、板栗、桃子、大樱桃、银杏等干鲜水果及蔬菜。系朱吴镇第一蔬菜基地。 2002年,全村有606户,1786人,人口自然增长率-2.22‰。有王、张、祝、李、姜、丛、刘、栾、宋、辛、杨、包、修、孙、高、丁、陶、薛、徐、冯、于、赵、董、尹、任、陈、纪等27姓,除哈尼族1人外,全为汉族。王姓人口居多。

1917年本村王令恩捐粮500石,救济饥民。

1941年3月26日国民党海阳县政府由本村西迁莱阳万第,本村获得解放。 同年11月7日八路军第五支队庆祝苏联十月革命节,在本村后庙举行声势浩大集会,群众纷纷参加。山东省第三军区司令员王彬、政委王文等讲话,晚上放映幻灯《井冈山》。翌日举行了阅兵式。

1942年初本村成立抗日新政权,主要负责人姜元山。 同年7月1日胶东军区成立大会在本村召开。会议宣布撤消八路军第五支队番号。 同年7月5日海阳县抗日民主政府从本村迁往大薛家村。

1949年秋遭受台风袭击,造成严重损失。

1953年建立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,社长包作君。

1956年秋建起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。

1964年全村动员,南迁朱泉河河道1500米。

1965年7月国家拨给本大队手扶拖拉机2台,成为全县最早使用拖拉机的大队之一。

1979年建起全公社最大的大口井--凌云塘,占地2.7公顷。

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。

1995年中共烟台市委书记杜世成,来村看望慰问烈军属、伤残军人、特困户。

2000年春节前夕山东省副省长林书香,来村看望慰问烈属、百岁老人王介臣。

第一产业1955年,粮食亩产90公斤,总产33.3万公斤。1978年,亩产372公斤,总产91万公斤。1983年,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,粮食亩产达到528公斤,总产11 1.7万公斤。20世纪90年代后,为增加农民收入,本村调整产业结构,农作物播种面积逐年减少。至2000年,建起蔬菜大棚81个,占地6.5公顷,收入52万元。2002年,粮食亩产达到660公斤,总产下降到86万公斤。 改革开放以来,村“两委”发动群众在原有果业的基础上,大力更新苹果品种,发展红富士、乔纳金等新品种,扩大银杏等高收入经济林木栽植面积,推广栽培优质葡萄品种。2000年,果园面积达到74.7公顷,果品总收入93万元;有养殖大棚1 4个,占地1.1公顷。 2002年,第一产业总收入976万元,其中农业606万元,林业4万元,畜牧养殖业280万元,其它86万元。

第二产业1910-1915年,王立科经营的福顺德号、孙富有经营的顺吉永号、祝崇九经营的洪泰昌号纩坊,相继成立,共有资金7500元,纩65支,工人388名,均于19 38年停业。1930年,张京忠经营的新德网扣庄和王延香经营的同兴和网扣庄成立,注册资本1500元,从业人员19人,均于1941年停业。1979年,村集体建起面粉厂,后相继建起挂面厂、木材加工厂、服装厂、羊毛衫厂等。2002年,第二产业从业人员达到 400人,收入200万元。

第三产业1944年,建立第一个 合作社(村社),从业人员5人。改革开放后,第三产业发展逐步加快。先后发展起农机车辆销售店、电器维修部、理发店、浴池、饭店、旅社、商店和电气焊、客货运输等。2002年,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50人,收入 749万元,其中运输业250万元,商饮业477万元,服务业22万元。

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1年3月,李廷春在崖南头村加入中国共产党,成为本村第一个共产党员。同年10月,建立党支部,张京智任党支部书记,领导村民开展反奸、反霸、反特、代耕等工作,组织青壮年参军、参战、支前。1944年,曾获得县奖励步枪1支。解放战争时期,两次有130多人参加人民解放军。1947年,全村有党员29人。2002年,有党小组8个,党员87人。曾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有张京智、姜太坤、祝振芳、丛丰学、姜明学、祝维华、刘启晋、王寿山、王全军。 1994年10月王全军任党支部书记以来,本村党支部连续7年被评为海阳市(县)先进党支部。2001年6月,被评为烟台市先进基层党组织。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2年初,成立村公所,主要负责人姜元山。1943年,改称村政府。1958年9月,改称大队管理委员会。1968年6月,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。1980年12月,复称大队管理委员会。1984年5月,始设村民委员会。曾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姜元山、王成林、王立忠、王学廷、高丰才、宋永宽、丛丰学、修令芝、姜学军、王寿山、王学满、张维全、王全军。

周边政府机关

海阳市朱吴镇委 地址: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政和路1号

周边乡镇

朱吴镇 地址: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

周边村庄

东朱吴村 地址:烟台市海阳市

大田沟 地址:海阳市
海阳市

后庄村 地址:烟台市海阳市

桑园村 地址:烟台市海阳市